祭拜日本三大怨靈可以求學識、保平安、斬惡緣?

2023.10.18
avatar_author
李婉寧
祭拜日本三大怨靈可以求學識、保平安、斬惡緣?
各位知道在日本準備考試前幾乎人人都會參拜「天滿宮」的「學問之神」,或到大手町會經過人人皆知的「首塚」,這些景點與風俗習慣其實都和日本三大怨靈有關嗎?

日本知名的三大怨靈?

日本人認為日本歷史上三大「怨霊おんりょう(怨靈)」不僅能製造各種天災,更因為前世越是位高權重的人,懷著強大執念而死,化為怨靈後的「穢」就越強,有著能殺死成千上萬人命的巨大力量。

 

為了平息這股怨念,日本人不是選擇鎮壓或消滅,而是藉由祭祀參拜來安撫怨靈,將這股強大力量轉化為庇佑人們的「御靈」。這種被奉為神明的怨靈也稱為「たたがみ」,以下三位是所有怨靈之中最為人所知的「日本三大怨靈」。

 

平將門

平將門

平将門たいらのまさかど(平將門)」為真實存在的歷史人物,是當時遷都平安京的天皇後代之一,在豪強爭列天下之時,流著天皇血統的平將門在戰場上所向披靡,接連攻陷各地,並在自己的領地上登基自稱為「新皇」而惹怒朝廷,史稱「平將門之亂」。由於天皇明言要取平將門的項上人頭,在討伐軍與仇家的攻伐戰中,平將門被飛箭射中身亡,並被砍下頭顱,也成為日本史上第一個被梟首示眾的人。

 

據說當時平將門的首級被運回平安京,擱置在獄門前示眾,瞪大雙眼的首級為了尋回身體憤而往東方飛去,但飛到半途因為耗盡精力就掉了下來,掩埋的地點就是位於東京大手町附近的將門塚,也稱「首塚くびづか」。

首塚

 

自從平將門的首級被埋在當地後,周遭就不斷發生天災異變及瘟疫,當時的人們相信這是怨靈作祟,於是為其建立神社加以祭祀,這座神社就是現在的「神田明神」。

 

平將門的怨靈強大,讓許多人心生畏懼,據傳德川家康為了藉助平將門的怨力來鞏固政權,曾將包括首塚在內的七座神社布置成一道「北斗七星ほくとしちせい結界」,而或許正是這股力量,讓江戶時代也成了日本史上維持和平最久的時代。

 

到了明治維新時期,新政府為了破解這個怨靈結界,規劃了皇居方陣與山手線來切斷與鎮壓這個「北斗七星結界」,企圖削弱其怨力。不過,即使如此,據說在關東大地震後為了重新建設,想移動首塚並改建的相關人員都接連離奇死亡,甚至在二次大戰後駐日美軍的施工團隊也遭遇了一連串的事故而停擺,首塚怨靈的傳說也因此成為了日本人人皆知的故事。

 

現今,藉著皇居與山手線結界,以及年年祭祀與參拜,希望能以平將門的怨力來守護著整個關東地區的平安。

 

菅原道真

太宰府天満宮

菅原道真すがわらのみちざね」出生於平安時代,雖為平民出身,由於在詩歌方面頗有才華而受到宇多、醍醐兩代天皇重用,最高職位曾任職過右大臣,與貴族出身的左大臣藤原氏一起共掌朝政。

 

不過好景不常,被勢力最大的貴族藤原氏所忌諱,聯合其他中下層貴族一起誣陷菅原道真企圖謀反,當時的醍醐天皇聽信了讒言,便將菅原道真貶為大宰權帥,放逐至九州太宰府,他的子女也接連被牽連流放,史稱為「昌泰之變」。菅原道真蒙受冤屈導致家庭支離破碎,這對一位有能之臣來說是十分羞憤煎熬的結局,因此在異鄉鬱鬱而終,含冤而死。

 

菅原道真死後,連續幾年京都發生水災、旱災等等各種天災,與當時事件有所關聯的朝廷重臣也陸續病死或離奇橫死,其中就包括藤原氏父子及醍醐天皇的子孫,嚇得醍醐天皇趕緊恢復菅原道真的名譽,祈求安撫亡靈。

菅原道真

沒想到離奇事件並沒有因此停下,怨靈作祟的傳聞反而越傳越廣。某天下午醍醐天皇與眾臣正在清涼殿內商討旱災求雨對策的時候,天空忽然黑雲密佈,落雷不斷,當時有幾位陷害菅原道真的大臣在醍醐天皇面前被雷劈死,見到這可怕一幕的醍醐天皇從此一病不起,幾個月後病死駕崩,史稱「清涼殿落雷事件」。這起事件讓當時的人們相信,是菅原道真化作雷神前來復仇。於是朝廷在原本就祭祀雷神的北野地區興建天滿宮祭祀菅原道真,封為「天滿大自在天神」,將其神格化,並年年祝禱祈求怨靈能夠平息怨氣。

 

隨著時代變化,菅原道真的怨靈形象也漸漸轉變,由於他生前是學識淵博的文人,因此成為了受學子、考生崇拜至今的學問之神,日本人考試前都會前往各地的「天満宮てんまんぐう(天滿宮)」,例如太宰府天滿宮或是京都北野天滿宮參拜祈求考試順利,類似台灣的孔子、文昌帝君一般的存在。此外,菅原道真也被認為是能夠操控雷電的雷神而受人供奉。

 

崇德天皇

 

京都の白峯神宮

最後要介紹的這位是號稱日本最強怨靈「崇德天皇すとくてんのう」。

與上述兩位不同,「崇德天皇」誕生於平安時代末年的皇族世家,他雖然出自天皇一脈卻一生不得志。因為曾祖父白河法皇與崇德天皇母親不清不楚的關係,讓父親鳥羽天皇深信崇德天皇並非自己親生,而是白河法皇的親生兒子,導致崇德天皇從小被父親鳥羽天皇以「叔父子」相稱,一生父子關係十分惡劣。

 

鳥羽天皇相當疏遠這個兒子,無所不用其極的在政壇上打壓崇德天皇。在鳥羽天皇退位成為上皇後,還設計欺騙年輕的崇德天皇退位,改立當時才2歲的弟弟為近衛天皇。甚至在近衛天皇因病早夭後,也不讓崇德天皇的兒子即位,又將皇位讓給了另一位弟弟後白河天皇。兩人之間的深仇大恨,讓鳥羽天皇即使在病危彌留之際,都不願讓崇德天皇進屋探望,從此天人永隔,而崇德天皇對於無能為力的身世、無法掌控的政權,以及至死都恨自己入骨的父親,心中的憎恨與悲痛難以想像。

 

當時崇德天皇也想過反抗命運,與擁護自己的臣子聯合,和弟弟後白河天皇爭奪政權,但在史稱「保元之亂」的內亂中敗北遭流放四國讚岐。從這次的事件後,崇德天皇開始皈依佛門、虔誠禮佛,抄寫了「五部大乘經」,並懇求將經文送回京城奉納以表示自身的反省及悼念亡者,結果因為後白河天皇認為經文中含有詛咒而拒收退回,此事成為了壓倒崇德天皇的最後一根稻草,爭取政權也不是,皈依宗教也不是,崇德天皇身心崩潰,咬舌沾血親手寫下「のろ(詛咒)」,發誓成為日本大魔王,擾亂天下,讓老百姓成為天皇,讓天皇淪為老百姓。

 

在崇德天皇崩逝後,接連即位的天皇都在即位不久後離奇死亡,天災不斷,京都也遭受大火燒盡無數寺院與住家,百姓也因此苦不堪言,在多年後日本也真如詛咒所說進入了動盪的戰國時代,平民武士紛紛崛起,皇室失去了實質權力,似乎印驗了崇德天皇「取皇為民,取民為皇」的詛咒。直到明治天皇建立了白峯神宮才正式將崇德天皇迎回京都祭祀,以祈求平息祂的怨恨,並希望崇德天皇能保佑日本度過難關。

安井金比羅宮

另外,用來祭祀崇德天皇的光明院観勝寺在二戰後改名為「安井金比羅宮」,成為了出名的以「斬惡緣、退小人」為訴求的「緣切えんきり神社」,除了人際關係的惡緣之外,也可以祈求切斷與菸酒、賭博的惡緣喔!

 

與日本三大怨靈相關的日文單字

怨霊(おんりょう):怨靈

祟り神(たたりがみ):指帶給人們災禍的鬼神

平将門(たいらのまさかど):平將門

首塚(くびづか):於東京大手町的平將門塚

北斗七星(ほくとしちせい):北斗七星

菅原道真(すがわらのみちざね):菅原道真

天満宮(てんまんぐう):天滿宮

崇德天皇(すとくてんのう):崇德天皇

呪い(のろい):詛咒

緣切(えんきり):切斷緣分

 

被稱為「日本三大怨靈」的這三位歷史人物,生前皆因政治迫害含冤而死,繼而引發了各種不祥事故,因此自古以來日本人都會供奉怨靈以祈求平安、國泰民安,希望能與怨靈共存於世。

人氣日文學習